3月26日,中意班首届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在学院顺利举行,中意班全体导师、研究生及部分其他专业研究生共同参与开题会。
本次开题报告会既是教学成果的集中检验,也是国际化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学生们在前期通过视频会议、在线研讨等方式,与意大利导师与中方导师就选题方向、研究框架进行了充分沟通,最终形成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国际视野的开题方案。
报告会上,中意班首届研究生依次通过多媒体演示和作品展示等形式,围绕当代艺术理论、跨文化创作实践、传统工艺创新等研究方向进行汇报。中方导师组从学术规范性、创新性、可行性等维度展开专业评议,并提出针对性修改建议。意方导师组虽未能亲临现场,但通过预审材料、线上指导等方式全程参与培养环节,实现了跨国教研资源的实时共享。
参与学生表示,双导师联合培养模式打破了单一文化视角的局限,意方导师对艺术史脉络的深度剖析与中方导师对本土艺术语境的精准把握形成互补,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多维度的学术支撑。不少开题项目呈现出中西艺术对话的特色,展现出年轻一代艺术学子的跨界探索精神。
美术学院罗礼平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开题报告会的顺利举办,凸显了中外合作办学机制的有效性与创新性。两校通过课程共建、师资互通、学术共研等方式,构建起贯通东西的美术教育体系,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内涵,联合展览等多元交流形式,助力我校美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此次开题会不仅为研究生后期论文写作与实践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彰显了中外高校协同育人的显著成效。在全球化与在地性交织的当代艺术语境下,这种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正为艺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推动文明互鉴提供了生动的教育实践案例。



